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单位名称: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专业要求:不限
学历要求:博士、硕士、本科
应聘方式:https://www.espressif.com/zh-hans/company/job-opportunities/job-search
截止时间:2021-03-31
联系方式:夏女士、18521020726、campus@espressif.com
岗位介绍:
企业简介
乐鑫科技(股票代码:688018)是一家全球化的 AIoT 芯片公司,为全球数亿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开源的 Wi-Fi 和蓝牙连接、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数据管理与处理等服务。我们凭借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工具链、开发框架等,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大中华地区、新加坡、印度、捷克和巴西都设立了研发中心。乐鑫的工程师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对技术充满热情,致力于为世界开启智能生活,用技术共享推动万物智联。
乐鑫现已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主流供应商,客户遍及全球物联网的各种应用领域,从消费级到工业级。2019 乐鑫科技成为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2020年,乐鑫科技入选福布斯中国万物互联领域最具创新力的 5 家企业之一。
校园招聘
- 招聘对象:国内高校 2021 届应届毕业生, 海外高校 2020 年 - 2021 年毕业生。
- 招聘流程:网申 — 线上笔试 — 线上面试 — 签约 — 入职
- 简历投递:
1) 乐鑫官网 www.espressif.com,选择 “加入我们 > 校园招聘” 网申;
https://www.espressif.com/zh-hans/company/job-opportunities/job-search
2) 移动端关注 “乐鑫科技招聘” ,选择 “招贤纳士 > 校招岗位” 一键投递。
http://www.hotjob.cn/wt/espressif/mobweb/v8/index?scene=126
极具竞争力的薪酬、项目奖金 & 年终奖金、长期股权激励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优势、五险一金 & 补充公积金、10天起带薪年假、灵活的上班时间、餐饮补助、年度旅游、团建活动、节日礼物
加入乐鑫,你将获得
- 多元化的工作氛围
乐鑫的团队来自全球各地,你可以享受开放平等的工作氛围。我们追求思想间的竞争,鼓励独立思考。
- 与技术大牛共事交流的机会
在乐鑫,你可以和来自 Stanford、Berkeley、UCLA、NUS 等世界顶尖名校的技术大牛进行深度技术切磋和交流,自由表达思想。
- 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平台
乐鑫坚持技术创新,与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等国外物联网平台都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 全方位的职业培养机制
应届生通识培训+职业导师制+体系化技术培训+项目式实战培养+职业发展规划,帮助你迅速成长!
招聘岗位
类别 | 岗位名称 |
SoC | 数字 IC 设计工程师 |
数字 IC 验证工程师 | |
数字 IC 测试工程师 | |
数字 IC 前端工程师 | |
软件 |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
物联网产品应用工程师 | |
自动化测试开发工程师 | |
硬件 | 硬件设计工程师 |
管理培训生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生 |
项目管理培训生 | |
商务管理培训生 |
工作地点
中国 | 上海、苏州、
联系方式
微信号 Espressif-8266
更多信息关注乐鑫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乐鑫科技招聘、乐鑫信息科技。
企业介绍:
乐鑫科技(www.espressif.com) 成立于2008 年,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无线通讯芯片及方案研发的上市公司,在全球多个地区设立了销售与研发中心,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为客户提供芯片、硬件、软件、APP、云端的一站式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中,最受全球欢迎的有ESP8266 和ESP32 系列芯片。
乐鑫现已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主流供应商,客户遍及全球物联网的各种应用领域,从消费级到工业级,从小型创业公司到大型老牌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
- 2015 年乐鑫被评为“2015年亚洲科技创新100 强”;
- 2016 年乐鑫发布旗舰级产品ESP 32 系列芯片并获复星集团领投B 轮亿元级融资;
- 同年乐鑫荣膺Gartner 2016 物联网“最酷供应商” (Cool Vendors)称号;
- 2017 年和2018 年连续两年在IoT 的Embedded MCU Wi-Fi 领域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 2018 年乐鑫完成C 轮融资,由英特尔投资与芯动能基金联合领投;
- 2019 年7 月Github上关于乐鑫芯片产品的开源项目超过30000个;
- 2019 年7 月乐鑫科技(688018)成为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
访问数量: 2794
Copyright© 201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