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不忘责任 砥砺前行
张一鸣:不忘责任砥砺前行
人物白描:张一鸣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届本科毕业生
张一鸣,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张一鸣来自祖国的冰城哈尔滨,有着东北人的豪爽与热情,200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期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参与各项学校活动,并多次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活动,可以说他的大学生活紧凑而又精彩。
牢记本职,刻苦求学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交大的社团生活更是精彩纷呈,刚入学时有超过一百个社团在东区大转盘摆摊招新,气势十足,许多同学在多个社团报名表下填写了自己的名字。面对如此盛况,张一鸣同学牢记学生的使命是学习知识、充实大脑,社团活动只是课余生活的补充,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社团所能占用的时间,他只报名参加了两个社团,这样,既能保证课余生活的多样性又不会影响课内学习。
在仔细权衡了课余生活与课内生活之后,张一鸣同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除了参加仅有的几个十分喜爱的社团活动外,他一直过着寝室教学楼图书馆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看似枯燥无味,但枯燥无味中蕴含着别样天地。课堂上,他认真对待老师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将自认为很重要或是搞不明白的记在本上,课后积极向老师提问,争取课堂上的疑问在课堂上解决。课后大部分时间张一鸣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里安静而又学术的氛围是他所喜欢的,当感到焦虑时,看到其他人或是奋笔疾书或是研究问题,他都会重新充满动力,再次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直到图书馆响起熟悉的旋律他才收拾东西回到寝室。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张一鸣喜欢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在考前突击数天,每天多学一点、考前轻松许多是他笃信的一句话,他也确实做到了,大学四年,他没有为考试通过宵,虽然大学成就少了一项,但他依然觉得自己习惯的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就这样,四个春秋之后,张一鸣的本科生活走到了充满欢笑与泪水毕业季,看着四年中收获的成绩和留下的遗憾,付出了全部努力抓紧每一分钟的他不会为留下的遗憾懊恼,这也许是他人生的信条。
抓住机会,百炼成钢
当然,让学术充满了的大学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如果你认为张一鸣的大学生活只有学术那你就错了,除了知识,大学还是一个锻炼自己组织能力合作意识的好机会。
大一时张一鸣就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并积极组织学院及学生会的各项活动,大一上学期的学生会体育节,他负责组织一项趣味活动,在与同部门同学的密切合作下此项趣味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会体育节只是小试牛刀,在之后全学院的体育节中,张一鸣又负责了难度最大的两人三足项目,说这个项目难度大是因为此项目对安全要求较高,另外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共有超过200人参加,这也给组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困难,张一鸣开动脑筋,将同学分组分号,凑满八对开始一组比赛,因为每一对的编号不同,所以组织记录起来比较方便。最终,利用这种方法,200多人均参与完成了比赛,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大家对成绩也没有异议。之后的校运动会,张一鸣作为电院院队志愿者参与了组织活动,组织期间尽心尽责。
除了校内,张一鸣还积极在校外寻找提高自己的机会,为了在2012年暑期找到一份喜爱的暑期实习,他在各大网站海投简历,参加面试,凭借优秀的发挥被多家企业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施耐德电气作为这个暑假实习的企业。在施耐德电气金山实验室中,张一鸣学有所用,由于金山实验室所做的实验是他对口专业,所以他积极思考努力学习细致观察,会快的掌握了八种实验的方法及标准,成为了实验室的重要力量。另外,在关于测量熔丝弹出所做的总功方面,张一鸣与实验室的另一位工程师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应用的方法为微分法和二分法,他还针对此实验补充了实验室实验流程,为后续工作打好了基础。除此之外,张一鸣利用自己英语特长,成为了实验室与国外专家交流的桥梁,提高了实验室完成国外项目测试工作的效率,并与国外专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这次暑期实习成为他大学期间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不忘责任,回馈社会
张一鸣最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他认为每个人都对社会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张一鸣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和2012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志愿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世界的节日,全世界都注视着上海。为了突显本国科技实力,各个国家都拿出自己最前沿的技术参展,日本馆会“呼吸”,法国馆创意十足,中国馆则展出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如此盛事也带来了种种困难,比如如何维护世博园秩序,如何让各国旅行者顺利入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量的志愿者是必不可少的。张一鸣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并成为了一名世博会城市志愿者,与世博园中的“小白菜”相比,城市志愿者“小蓝莓”可能不是那么耀眼,但城市志愿者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分布在全市各处的志愿者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指引了通往世博园的道路。张一鸣在志愿者岗位上热情亲切,尽力解答中外游客的各种问题,圆满完成了志愿者任务。
上海国际马拉松是是上海全民的体育节日,有近三万人报名参赛,张一鸣报名参加志愿者并通过面试。在第一天的志愿者活动中,为参赛运动员分发装备的他多次累的只能坐在椅子上打包装备回答问题,因为赛事组织的不完备,导致装备某些常用号码数量过少,张一鸣耐心的为中外参赛运动员解释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较适合自己的装备,一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下来,张一鸣在返校的大巴车中睡着了。
除了志愿者活动,张一鸣还3次献血,每一次看到从自己体内流出的血液,他都会为自己骄傲,这些血液也许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也许可以拯救一个家庭或者可以感动他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献血活动中。面对身边同学的劝告,张一鸣不为所动,因为他深深地感到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每个人都不献血,那又有多少人要在等待中失去自己的生命。
大学四年很快就要结束了,在付出了许许多多也收获了许许多多之后,张一鸣享受着毕业季里的每一天,回忆着自己四年里的点点滴滴。选择了在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的他也许会迎来有一个毕业季,但最美好的青春只有一次。张一鸣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入校时对自己说的诺言“不忘责任,砥砺前行”。
Copyright© 201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