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研究生求职心得

沈明:筑梦电力 走向未来

[ 2014年2月15日 ]

【人物白描】 沈明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2014届硕士毕业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当韶华已逝,青春不在,能昂首踏步,成竹在胸,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沈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2014届硕士毕业生。在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在选择电气这个方向的时候,他就已经为自己的未来拟定了一个方向:为构建坚强的大电网添砖加瓦。随着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选择了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这个研究方向,从局部入手,从细节抓起,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坚定的信念无疑推动着他继续前行。在就业季来临的时候,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他只需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出发。

战胜迷茫 曙光终会出现

       进入交大学习的那份喜悦随着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慢慢的淡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对研究生生活的不安与忧虑:他该怎样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此期间收获更多,实现交大读研的价值,实现他为大电网添砖加瓦的目标。

       带着这份迷茫,他加入了实验室的大家庭。在这里,有导师、师兄、师姐,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着兢兢业业做科研忙忙碌碌的场景,有着欢声笑语谈人生充满惬意的生活。带着疑惑,他和导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流,了解了研究生期间应该需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和师兄师姐的交流,让他进一步认识了实验室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他对未来两年中可能出现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迷茫也就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中像寒冰遇见阳光般慢慢消融了,他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热情与希望。

坚定信念 付出才有回报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再是一门又一门基础课程加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一年级学完了所有的课程后,主要的学习场地不再是教室而是实验室。

        从研一下学期开始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他也逐渐接触了课题与项目。当拿到自己的主要课题后,他原以为有师兄在前面应该可以取点经,可惜天不遂人愿,他要研究的内容和师兄们做过的研究相差比较大,需要自己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设备的在线监测。本来这方面的研究就相对较少,再除去几种他人做过大量研究的方法后就越发难以进行下去。

        带着困惑他又一次找到了导师,在导师的解惑中,他明白做研究从来都是以创新为主的,只有未知的才需要去研究;遇到困难是必然的,关键是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自此,他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去图书馆下载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阅相关的书籍,一篇一篇看,做笔记,详细记录每种方法的内容及优缺点。一个月后,他把这一阶段的内容给导师做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课题方案,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他的研究课题自此正式的拉开了序幕。

        方案有了,但距离目标实现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从原理图的设计到电路板的制作,从对单片机的一无所知到自己动手编写单片机的控制程序,从自己动手焊接电路板到反复调试硬件系统,一步步走来,尽管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但通过自己的反复尝试与实验、向师兄请教等方式都逐一攻克了。看着自己动手制作出的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成功的应用,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努力过后终会看到收获的喜悦。从开始的准备到最终的成果出现将近一年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战,科研的果实渐渐成熟:他的多篇一作论文被核心期刊、EI源期刊、国际顶级会议录用或发表,申请的专利也已经公开。虽然科研之路还有很长,但他更坚信了“梅花香自苦寒来”。

心向目标 梦想照进现实

        以特高压为骨干电网的广互联大电网是新形势下的电网发展目标;实现坚强的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整体趋势。使用新技术、新举措是保障可靠供电的有利方式。这些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更多的有识青年投入到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的事业中去。

        在招聘季来临后,沈明朝着既定的目标,主攻拥有大平台的国家电网。在精心的准备和出色的发挥下,他赢得了多家电力公司的青睐,最终他选择了在此生活了将近7年的上海作为未来继续前行的根据地,为着国网事业而继续战斗。

 

        未来的路或许充满坎坷,但此刻的沈明,满怀信心,踏着信念的东风,展望明天,一切会更好。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