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研究生求职心得

陈志锋: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2014年2月15日 ]

【人物白描】陈志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2014届硕士毕业生

 

        成长中若能不忘初心,保有純真、善良的一面,就能不隨波逐流,不被功利虚名所困扰,不为俗世陈规所束缚,不在挫折面前退縮,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懈怠,到达心之所向的人生目標。

        陈志锋,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4届硕士毕业生,在求职季中得到了上海电气,深圳普联和美国国家仪器三家性质完全不同的企业的录取。他最终选择成为美国国家仪器的一名算法软件工程师。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这一决定呢?

 

了解自己 人生由自己掌握

 

         六年前,陈志锋从广东来到上海,带着无限憧憬成为了上海交大建筑系的一名大一新生。一年之后,他通过转专业了加入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始了他在自动化系的学习生涯。谈到转专业的原因,陈志锋认为主要来自于对自身了解的加深和对未来的认真思考。

         开始的时候他选择建筑系仅仅是因为对绘画方面有兴趣,并没有深入了解专业内容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在经过一年的“体验”之后,他越来越发觉自己的理工思维不适合建筑这一门偏艺术的专业,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建筑作业让他很是苦恼。虽然很多有着相同处境的同学劝他,混一混就过去了,但他认为如果只是安于现状,过着随波逐流的人生,毕业之后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人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一种心态的驱动下,他克服了转专业的一系列困难,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自动化系学习。 他说决定转专业的那一刻,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大转弯,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决定会让人生变得截然不同,前提是你肯坚持自己的信念。

 

保持童心 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

        

        在学习科研上,陈志锋认为,保持自己不断成长的最好方式是保持一颗的童心,对任何事情始终抱有好奇和怀疑的态度。从同学对他的评价中了解到,陈志锋从来不轻信书上的定理或者权威期刊的论文,总是喜欢自己推导理解一番,刨根究底。因此他对理论的理解总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甚至还找出了不少教材中的错误。他说道,“科研的路上没有理所当然,全都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若干年后,当你把所有公式定理都忘记了的时候,仍然留下来的是你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才应该是大学学习的核心。”

        而对于一些学习之外的活动,只要是陈志锋有兴趣的,他都会踊跃参加。“智慧五号线”物理竞赛、“步步为赢”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校运会等大大小小的活动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而班级的活动也从来不会缺席。他认为,人生不能太过功利,要始终带着好奇的心去了解这个世界,不要羞于尝试新的东西,每一次与新东西和陌生人的接触都是学习的机会。

 

见贤思齐 择其善者而从之

 

         陈志锋一直强调,让自身成长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排在他学习列表上第一位的,是他的导师蔡云泽。“导师不仅仅是我科研上的指导,更是我生活上待人接物的楷模,我从她身上学习最多的是乐观的精神和一颗宽容的心。”他的导师让他多做汇报,参加学术会议,主导科研项目,给他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的广阔舞台。而他自己也非常珍惜这些机会,每项任务都力求做到最好。承担重任与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他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收获。

        除了向他自己的导师学习,他的同学、实验室的前辈或晚辈都是他学习的榜样。而向师弟请教是他最经常做的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有的时候他会跟实验室的同学就某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发现自己理解错误的时候就会虚心认错,丝毫不会觉得难堪。没有心中的包袱与束缚,见贤思齐,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也许这就是陈志锋的成长之道。

 

不忘初心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学期间,陈志锋经过对自己性格和特长的思考,确定了自己将来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为了发挥自身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他希望能接触算法有关的东西,成为一个创造新东西的人。而暑假在霍尼韦尔公司的实习体验让他对这一选择有了更坚定的信念。因此他在平时特别注重算法的积累与理解,无论是通信方面的,还是软件方面的,甚至是图像处理方面的。他说,既然做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尽最大的努力达成目标。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今年的求职季中,陈志锋获得了多家公司的青睐,他最终选择了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算法相关的软件工程师职位。虽然其他公司也提供了相关的职位,但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招聘风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在乎你的基础背景只是如何,关注的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也是我一直坚信的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而且相较于国企的安逸和民企的拼搏,陈志锋也更倾向于外企的成熟,能够学到更多的经验。而他的规划是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之后,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成为能改变世界的人。

         成长的路途往往历经坎坷,陈志锋在规划人生和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凭借智慧和汗水,正坚实地走下去。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