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研究生求职心得

张昊:脚踏实地行千里

[ 2014年2月20日 ]

张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4届硕士研究生

无法停止思考的疯子

        “拥有两个人的思想,却只有一个人的身体”,这是张昊同学在微博上对自己的个人描述。是的,张昊就是这样一个无法停止思考的“疯子”,尝尝思考一些其他人看起来理所当然的问题,但却独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天马行空诚然可贵,但是张昊同学时刻不断的告诫自己:脚踏实地行千里。这正是作为一个工科学生、一个IT人最可贵的品质。

研究生生活

        张昊同学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完全停不下来。

        在研一的时候,张昊同学参与到了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中,包括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平台的设计,以及脑机交互接口平台的开发。他参与到了3个月的临床试验中,并收集了宝贵的中风病人脑电数据,同时提出了基于混合模型的弱监督学习算法,将中风病人的两类运动想想数据分类准确率提升了近50%。张昊同学认为这一段研究经历极大的提升他对于机器学习问题的认识,并且增强了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对于找工作还是继续科研,这段经历都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在研二的时候,张昊同学获得去了微软上海实习的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他参与到了一个系统开发项目中。作为该项目的领导者,张昊同学独自设计和实现了一套SEPortal系统,为微软WinServer组开发出一套高效的系统,赢得了赞誉。由于张昊同学出色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工程项目经历,他获得了2013年谷歌优秀奖学金。

        在研二暑假,张昊又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参与到了Kinect动作识别以及图像增强的项目中。他认为,不管是科研项目还是工程项目,这些经历都极大的增长了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是一个工科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应该注意的。每当你对问题的理解更深一步时,这就代表着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未来的选择

        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张昊同学也有着明确的目标。他拿到了百度上海等传统IT公司的offer,也着手于2014年出国留学深造的申请。张昊同学对于学术和工业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在学术方面,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化的学科,学术成果应更多的运用于产品开发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然而,工程开发也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赶产品、赶需求,而应该是设计出良好的架构、有效率的算法从而简单优雅的解决工程问题。对于未来的方向,张昊同学更热衷于投身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中,设计出高效的智能系统,向未来的智能化的社会发展看齐。

给师弟师妹的建议

        对于如何度过短暂的研究生时光,以及如何规划未来。 张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研究生两年半的时间很短,但却拥有无数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在校的时间不可虚度,每分每秒都有机会为自己的阅历、素质、能力增加砝码。不要拒绝任何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促进成长的机遇。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软肋,理性地在自己的优缺点中间权衡。只有这样,自己才得以成长,生活才得以充实。

        对于学术和工程之间的取舍,张昊同学也独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生阶段的两年,是一个过渡期。在这一个过渡期中,一定要抓住多方面的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可以进入大的IT企业实习,体验快节奏的开发流程和大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中,读论文、做实验、做比较、写论文,和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体验计算机科学的魅力。通过不同的项目经历,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方向。对于求职,他认为,研究生阶段通过更多的参与到不同的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中,脚踏实地的弄懂每一个公式,写好每一段代码,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个过程对于求职是极有帮助的。当你在面试的时候能够向面试官展现你对某个问题的读到而又深入的理解,这会对你的面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好处。当然,脚踏实地行千里,抓住身边每一个问题,研究它,解决它,从中得到收获,这个过程自然而然会为你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