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研究生求职心得

高峰:慎重选择 坚定前行

[ 2014年2月20日 ]

        自2007年5月以保送生的身份正式踏入上海交通大学至今,我已在交大度过了近七年的时光。回首这七年,我在职业规划上完成了由懵懂无知到确定大方向再到最终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对以后要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在应对较为轻松的课程学习之余毫无危机感,将很多时间浪费在了游戏上。直到大三开始,随着保研的临近以及对学长找工作时种种困难的了解我才发现自己在生涯规划上的严重落后,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若是本科毕业就找工作,那么完全没有准备的我注定会是一个失败者。好在还不错的学积分能够让我直升本专业的研究生,于是我决定保研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职业规划进行一场“恶补”。

        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就业的时候能选择的面还是非常广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我,当时能够想到的就业方向有专业相对对口的程序员、研究所,以及一些不限专业的职业如银行、公务员、快消等等。另外受家里长辈的影响,我对会计、理财以及金融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所以这也纳入了我当时的选择范围。但大三的学习以及大四的毕业设计使我认识到我在本专业上并无所长、对编程和科研兴趣匮乏,于是我排除了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银行和公务员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让我觉得难以招架,沉默寡言的我更不适合快消、人资这种工作。所以我将大方向确定为我感兴趣的金融方向,彼时正值金融危机余波未尽、金融业岌岌可危之时,我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的。因为金融行业除了是我的兴趣点以外还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业。虽然华尔街的贪婪被世人广为诟病,但回首美国的数次股灾、金融危机,金融业都是最快得到振兴的行业。另外国内金融业虽然在2008年后受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我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还十分不健全,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有改革就会有发展,改革红利将为中国金融业后面十几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我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有着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数理基础。在金融行业不断引入理科知识的背景下,我也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确定了金融业这个大方向后,我便在里面寻找最能结合理工科背景的岗位。券商中的行业研究员的岗位是我重点考虑的。券商行业研究员的主要工作是对某个或某些行业以及其中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判断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供投资者使用。在这份工作中理工科全面严谨的思维和经济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都非常重要。在第一点上我很有自信但在第二点上我却十分匮乏,没有上过专业课也没有修过二专的我决定自学。经过了解,我得知CFA、CPA和证券从业资格证这三种证书是行业研究员求职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其中CFA考试难度适中,但我个人认为更像是一个头衔故没有选择;CPA全部通过难度较高,但一般应届生只需要通过一两门即可;证券从业资格证难度最低,时间成本最小。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通过了CPA的会计和税法考试,利用零散时间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的考试。此外,券商在行业研究员的招募过程中非常看重实习经历。于是我利用研二的暑假在齐鲁证券进行了一个月的行业研究员实习。券商里的实习确实非常锻炼人,在这一个月里我学到了如何统计、整理、分析数据,如何对行业有全方位的了解,以及如何使用EXCEL软件等等技能。虽然最后没能留任,但对我的个人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行业的整体不景气以及金融专业毕业生、海归的大幅增长,行业研究员变成了一个严重供过于求的岗位。我这两年中仓促的准备显然也比不过别人六年的专业学习。好在随着政策的放开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大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的交叉行业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这个行业同样需要理工科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和较为基本的金融知识。所以我果断转移目标,将职业选择放在互联网金融相关公司上。这个行业里大公司有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也有金融企业如中国平安,更有很多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的风险和个人的发展前景,我主要投了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如大众点评网、东方财富网等。虽然这个工作与我之前考的证书和实习相关度都不高,但我没有丝毫的后悔。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全行业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进入中小规模的公司也可以使人得到很大的锻炼,同等时间内学到的东西肯定也比进入大公司做一个“螺丝钉”要多很多。最终,我如愿拿到了东方财富网金融数据产品设计岗位的offer。虽然这个offer的待遇在很多人看来并不诱人,公司规模不大、知名度也不高,但是我相信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我能够跟随公司不断成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通向成功的路很长,但只要慎重选择、坚定前行,我们终将到达目的地。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