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研究生求职心得

金轩:心有中国梦, 践于每一刻

[ 2014年2月20日 ]

【人物白描】 金轩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1届硕士毕业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人生来成功、伟大,但我坚信每天坚持进步一点,总有一天能够实现我的“中国梦”!

        金轩,2011年的秋天抱着对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向往,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全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新征程。时至今日,他怀揣自己的“小小中国梦”,加入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仰望星空是为梦,脚踏实地方为真,不求翱翔到最高,但愿展翅飞更高。”一直作为他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学业,学以致用方为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高境界就是要“知行合一”。从皖南之畔来到东方明珠的他,在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时,更加体会到身为工科专业的学生,大学里学习不仅要学好理论,更要注重实用性。新学期伊始,他就积极的阅读专业文献,在开始阅读外文文献不流畅的挫折中,他每天坚持每天学习,半年的努力终于让他能毫无压力的阅读外文文献。不断的充实着自我,不放松学习的他,在成绩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并连续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光华奖学金。但他并不因此而欣喜,相反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他深知成绩只代表了过去,辉煌在于未来。在平常认真勤奋补充理论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了解目前专业理论前沿,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理论的丰富没有满足他的求知欲,学以致用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积极的进行实验,不断创新,曾经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数据,他一整天呆在实验室里,重复着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传感器实验标定工作。认真一时易,认真一世难,他正是在这种对理论不断求真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突破自我。因此在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了多篇论文以及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

生活,生气勃勃图众乐

        在认真学习科研的同时,他没有成为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身兼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文艺部副部长和班级宣传委员,使得他富有文艺气息的研究生生活充实而丰富。虽然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但是学生的核心发展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积极参与学院的活动。同时作为班级的宣传委员,以身作则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密切关心外部消息动态,组织了班级各项活动,得到了同学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他还积极还参加了校研究生会的各项活动,如参与了校博士生学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着他的工作效率与办事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正如他同学所说外表平静的他,有着一颗生气勃勃的心。一个人的快乐是短暂的,大家的快乐才永远难忘。

 

梦想,践行在于每一刻

        未来究竟会怎样?很多人对此充满着向往、充满了渴望。在不断学习、实践中,金轩同学也曾经对未来的蓝图进行过规划。曾经一心想追求学问的他,曾以为他会接着学业的发展,成为一名上海交大的工科博士;但在接下来的学习,不断地实验,到社会进行实习,让他渐渐地改变了这个念头。学校是座象牙塔,与社会还是有很大不同,身为技术男的他深深的懂得技术的应用发展在企业,理论在校园。因此一向追求学以致用的他决心放弃读博的想法,准备以自我之所学,实现自我之所想。找工作的过程是辛酸的,面临着抉择,去外企、国企还是民企,这都是人生的一道坎。不同于众多毕业生的迷茫心态,金轩同学决定留在民企,中国企业的进步在于民企,因此他选择了宛如与他一样,一步步慢慢成长,一步步努力起来的,成为世界500强的华为,这就是他的梦想扎根之地。没有人生来成功,很多人生来彷徨,但只要每天坚持进步一点,未来终会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正如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所述: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就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响,
        只有在暴风雨中搏击过,才会有豪迈的飞翔。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