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胸怀理想,脚踏实地
胸怀理想,脚踏实地
0090339012刘博
正值毕业之际,回顾自己的博士生涯,一路上有欢喜,有低落,但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深入认识,和对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养成。
本人于2009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后,继续留校深造,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转眼间,五年的博生研究生生涯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作为优秀毕业生候选人,此时此刻的我激动万分,最多的是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五年博士生涯,是收获的五年,是成长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得到了一定的成绩。在攻读学位期间共发表了多篇英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的SCI期刊文章,国际会议论文,还有若干发明专利。期间,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如国家863计划,973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在协助导师完成申请、验收、管理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并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2010年本人通过了层层筛选,学校选拔,教育部选派,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远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学习。在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实验室ACAL实验室,我参与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这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博士研究生的整个过程,培养了我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培养了我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所以毕业后,我还会在科研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博士生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下面几点是本人对科研工作中的一些个人体会:
坚持方向。浓郁的学术氛围,是交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刚开始,我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经过了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我甚至觉得博士生活有些沉闷。看书、看论文,似乎仅此而已。而实验室似乎不一样,那时,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经常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很专注、有时面红耳赤、有时还用英语,有时和老师的讨论也很热烈。我很被这种活跃所吸引,看似呆板的学术问题,在投入的思考、较真的争论之后,就从模糊变得清晰起来,从纸面上跃了出来,有了知识的魅力。慢慢的,我也融入了这种讨论,喜欢上了这样的讨论,并且学着该如何讨论。即使现在毕业了,我也习惯性的拿着问题去找人讨论,还总结了两点:1、要有明确的讨论内容,漫无目的的讨论只是浪费时间。2、把讨论内容写到纸上,在讨论之前让她尽可能丰满,学术的原创性总是很敏感的,别因为讨论给自己造成损失。讨论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讨论中逐渐清晰自己的研究方向。最重要的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能因为中间的一些困难和挫败感而动摇,甚至换研究方向。因为任何一个研究方向,当你深入的时候,都会失去刚开始的新鲜感,剩下的只有苦心专研。
脚踏实地。计划虽然重要,但好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虽然结果不能控制,但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做研究时,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少人眼中,做研究经常是枯燥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沮丧的,但为什么我们还会热爱它呢?因为如果一个问题适合你,你会像做游戏一样成天游乐其中,流连忘返。而且如果你幸运的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一刻,你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而这会带来无尽的满足与欢乐。这里要感谢我的导师还有我们实验室的其他老师,他们向我展示了这样的学术人生,帮助我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与激情。根据我的浅薄理解,这种快乐才是吸引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原因,而这背后是恬静淡雅的心态,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问题驱动。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选题呢?这一点上,我的导师一直引导我们要从事问题驱动的研究,即:从实际问题出发,提炼、发现科学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可别小看来了这句话,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从锻炼研究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是根本方法。做课题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课题向工程实际学习、了解哪些问题是实践中真正关心的,这才是目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出成果、发论文慢,但是能够找到真正重要的科研方向,进而做出好的研究成果。曾经听说导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找到重要的研究方向,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好导师。
学无止境。真正的学者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且乐于学习的,不论何时何地。这种学术人生也是交大老师们的真实写照。虽然博士是学位体系里面的最高一层,但对于一生的学习经历而言,这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在交大的博士研究工作,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让我喜爱上科研生活。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学习,独立思考,传承交大的优良学风。
博士生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学术与科研,还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课余时间,我还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帮助了别人。2010年,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期间,每天顶着炎炎烈日,兴高采烈的去世博园区去当志愿者。虽然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但看到自己的行为能给别人带来便利,心里特别充实。2009年,我参加了上海市的东丽杯国际马拉松比赛。因为报名参加比赛,会更好的督促自己花几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到闵行校区的东区操场跑步,还带到了实验室的同学跟我一起跑步。期间,我组织举办了实验室的趣味运动会,还有两次骑行活动,一次是组织实验室全体同学一起骑自行去去东方绿洲,还有一次是骑行去同里古镇。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我很快乐,也让我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心态投入科研工作中去。
以上是我对交大求学经历的一点回顾和展望,写下来与所有读到的人共勉。在交大的博士生涯,是我人生重要的篇章。我将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展现SJTUer的风采。
Copyright© 201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