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电气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 2017级电气工程(080800)博士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 
|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 一、学科专业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of Discipline Area | 
| 本学科始建于 1908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 1962年起下属五个二级学科陆续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相应学科中均为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1999年设立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电气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电气工程学科的工学博士。本一级学科所属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均开设了博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在一级学科范围内选课。 | 
| 二、培养目标 / Academic Objective | 
|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性地掌握电气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理论或实践上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工作。 | 
| 三、学习年限 / Study Period | 
| 普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经批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最长(含休学)不超过6年。 | 
| 四、课程学习要求 / Curriculum and Credits | 
| 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学分≥16。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年内完成。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选修1-2门由研究生院公布的非本一级学科开设的博士生公共选修课。 2.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外访学或本学科(领域)主流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可以转换计入学术报告会2学分。 | 
| 五、学术论文 / Academic Paper | 
| (1)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检索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两篇以上(含),其中至少有一篇外文论文在SCI或EI检索的外文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不包括大学学报的英文版和Lecture Notes,不包括WSEAS)。 (2)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可等同学术论文的发表。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可免除论文发表的要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署名前5位)、二等奖(署名前3位)、三等奖(署名前2位)、或发明专利授权,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SCI或EI论文;获得省部级其它科技成果奖项或发明专利公开,等同发表相同数量的学术论文。 (3)博士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在就读博士期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录用)。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以1篇计;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其导师)以1/2篇计;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硕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发表数。 (4)对硕博连读生(或硕博贯通生)的要求与博士生相同,需要申请硕士学位的,还需要达到硕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 (5)电气工程学科欢迎并支持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指导的学生制定更高标准。 | 
| 六、学位论文 / Dissertation | 
|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在学术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规范性要求; 在学位论文进行中,博士研究生应按计划每年1~2次在研究所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学位论文的内容,除理论分析外,还应包括实验验证或计算机软件开发,并有可靠的创造性学术成果,能经得起检验。论文推理严密,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表达准确,层次分明,图表规范。学位论文的草稿,应在学习结束前三个月完成,并提交导师审阅通过,然后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的规定组织评审和答辩。 3、成果创新性要求 在科学理论、专门技术或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并取得新的进展,达到电气工程学科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 
| 
 | 
| 2017级电气工程(080800)博士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课程信息 | |||||||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中文) | 课程名称(英文) | 学分 | 开课时间(春/秋/夏) | 是否计入平均绩点 | 多选组 | 
| Course Module | Course Type | Course Title(Chinese) | Course Title( English) | Credit | Semester | GPA | 
 | 
| 公共基础课General Courses | B230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Marxism in China | 2 | 秋季 | 否 | 
 | 
| FL28002 | 学术英语 |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 2 | 春季 | 是 | ||
| GS00001 | 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 | Scientific writing, integrity and ethics | 1 | 春秋季 | 是 | ||
| 专业基础课Specialized Core Courses | C031702 | 电力系统动态计算与建模 | Power System Dynamics-Computing and Modelling | 3 | 春季 | 否 | 
 | 
| C031715 | 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 | Nonlinear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 2 | 秋季 | 否 | ||
| C031718 | 博士生电气技术试验 | Electrical Lab for Doctoral Students | 1 | 秋季 | 否 | ||
| 专业前沿课Specialized Advanced Courses | C031703 | 电力系统分析专题 | Selected Topics on Power System Analysis | 3 | 秋季 | 否 | 
 | 
| C031705 | 高电压前沿技术专题 | Advanced High Voltage Techniques | 3 | 春季 | 否 | ||
| C031717 | 现代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专题 | Key Issues of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 Technologies | 2 | 春季 | 否 | ||
| S031701 | 学术报告会或讨论会 | Academic Speech and Seminar | 2 | 春季 | 否 | ||

